…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打一动物
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切之情,这里的“明月”常被拟人化,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同明亮的月光,跨越千山万水,陪伴友人直到遥远的夜郎之地。
而根据谜面的提示,这句诗暗喻的动物是“马”,在古代汉语中,“马”与“夜郎”谐音,而诗句中的“随风直到夜郎西”暗示了马的形象,由于马在古代常被用来代指远行,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同骏马奔腾,穿越重重山川,直至遥远的夜郎。
诗句中的“龙标”指的是王昌龄被贬官的地方,而“五溪”则是指古代的五溪地区,即现在的湖南、贵州等地,这些地名和动物“马”的谐音,使得诗句不仅富有诗意,也富含深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将自己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能随风飘荡,一直陪伴着友人直到夜郎的西边,这里的“明月”象征着纯洁和永恒,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随风直到夜郎西”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和牵挂,愿意跨越千山万水,陪伴友人度过任何艰难困苦。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李白对友人的深情,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墨客对天然美的热爱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关于动物的诗句及解释
在古代诗词中,动物常常被诗人用来寄托情感,下面内容是一些关于动物的诗句及其解释:
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唐·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江边鸭子戏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2.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这句诗通过犬吠声,描绘了风雪交加的夜晚,有人归家的温馨场景。
3.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几《三衢道中》)——这句诗以黄鹂的鸣叫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漫步在绿树成荫的道路上的愉悦心情。
4.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句诗以雨声和蛙鸣为背景,描绘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天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