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益鸟把什么标点? 益鸟中的益是什么意思
益鸟是指能够捕食害虫、害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益的鸟类。这类鸟类通过控制害虫数量、维护生态平衡等方式,对农林生产和天然环境起到保护影响。下面内容是具体解析:
一、益鸟的定义与影响
-
核心定义
益鸟的判断标准主要基于其对农林业的贡献,例如捕食害虫(如天牛、蝗虫等)或害鼠,减少经济损失。例如,啄木鸟通过捕食树干内的害虫(如光肩星天牛幼虫),使虫害率显著降低。 -
生态意义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所有鸟类都是生态体系的组成部分,但人类常根据是否有利于生产活动将其划分为“益鸟”或“害鸟”。例如,猫头鹰通过捕鼠保护粮食,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可保护约1000千克粮食,被称为“田园卫士”。
二、常见益鸟举例
-
典型益鸟
- 啄木鸟:被誉为“森林医生”,能有效防治天牛、柳瘿虫等害虫。其啄洞还为次级洞巢鸟(如猫头鹰、大山雀)提供栖息场所。
- 家燕:以蚊蝇等害虫为食,且常栖息于人类居住环境,象征祥和。
- 猫头鹰:擅长捕鼠,单只个体可显著减少农田鼠害。
- 黑枕黄鹂:捕食蛾类、毛虫等,鸣声悦耳,兼具生态与观赏价格。
-
其他益鸟
灰喜鹊、杜鹃、山雀等也属于益鸟,例如杜鹃可抑制松毛虫等害虫的繁殖。
三、争议与补充说明
-
分类争议
部分鸟类(如啄木鸟)因啄洞可能加速病树死亡,曾引发是否为益鸟的争议。但研究表明,其行为对森林生态体系的整体健壮影响利大于弊。 -
保护意义
益鸟的存在维护了生态平衡,例如啄木鸟作为“基石物种”,其巢穴为花鼠、貂等哺乳动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益鸟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环节。
四、拓展资料
益鸟的界定兼具实用性与生态性,其核心标准在于对人类生产活动的直接益处。然而,从更宏观的生态体系视角看,所有鸟类均有其生态价格。因此,保护鸟类多样性,避免滥用农药等行为,是维护环境平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