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居秋暝原文与翻译:感受唐诗的静谧之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小学必背古诗词其中一个,也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作。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雨后秋山的清新与宁静,读来仿佛置身画中。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话翻译:
新雨过后山谷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格外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洒下清辉,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笑声,是洗衣归来的少女;莲叶轻摇,原来是渔舟顺流而下。
就算春天的花草凋零,这秋日的美景也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二、逐句解析:诗中有画的意境
1. 首联:雨后秋山的空灵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开篇就点明了时刻和环境。雨后的山谷格外宁静,初秋的傍晚凉意袭人。这里的“空山”并非荒无人烟,而是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地,为全诗奠定了超脱世俗的基调。
2. 颔联:动静结合的天然之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千古名句。月光穿过松枝,泉水映着月光流淌——既有视觉的静谧,又有听觉的灵动。王维不愧是“诗中有画”的高手,短短10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光影交错的山水小品。
3. 颈联:人间烟火气的巧妙融入
如果说前两联写景,那么“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悄悄引入了人的活动。诗人先闻竹林中浣女的笑声,再看莲叶晃动发现渔舟,这种“先声后景”的写法让画面顿时鲜活起来。
三、为何这首诗能流传千年?
1. 理想生活的诗意表达
王维通过《山居秋暝》描绘了文人向往的隐居生活:有清新的天然、淳朴的村民、自给自足的劳作。尾联“王孙自可留”更是直抒胸臆——比起官场纷争,这样的山水田园才值得长居。
2. 禅意与美学的完美融合
作为“诗佛”,王维将佛教的静观想法融入诗中。雨后的空山、月下的清泉,无不体现着“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禅理。这种超越世俗的审美,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小编归纳一下:读《山居秋暝》的现代意义
如今我们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的宁静愈发珍贵。不妨在某个秋夜,品读这首《山居秋暝》,让1300年前的诗句带你暂别喧嚣,感受“慢生活”的诗意。毕竟,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对天然与宁静的向往始终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