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里最闪亮的银幕记忆
还记得小时候搬着小板凳追电影的兴奋吗?露天电影,成了我们这代人最珍贵的永远的回忆。每当夜幕降临,村头那块空地就变成了最热闹的地方,银幕一挂,男女老少都来了灵魂。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网络游戏,一场露天电影就能让整个村子沸腾好几天。
我家门前的老槐树下,就是村里固定的”电影院”。天还没黑透,我们这些小不点就争先恐后地来占地盘。小凳子、木墩子、长条凳,甚至几块石头都能当座位。来晚的人只能站在后面,或者跑到银幕背面看”反电影”。现在想想,那时候的高兴多简单啊!
那些让我们热血沸腾的经典影片
《小兵张嘎》《地道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些战斗片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每次看完电影,晚上做梦都在打鬼子、炸碉堡。有一次我梦见自己深入敌营,却突然尿急找不到厕所,最终竟然在玉米地里解决了——第二天天然少不了挨顿骂。
大大众爱看的戏曲片就让我们提不起劲了。《朝阳沟》《穆桂英挂帅》这些片子一放,我就开始打哈欠,没一会儿就溜回家睡觉去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也成了记忆中独特的背景音。
追电影路上的冒险与趣事
为了看电影,我们可是什么”险”都敢冒。邻村放电影时,总要穿过一片坟地,吓得我们直哆嗦。多亏有”帮会”老大老随带队,我们才敢壮着胆子去。记得有一次看到文哥被绑在石榴树上挨打,我还以为出大事了,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在”拍电影”呢!
最难忘的是捡烟头的”生意经”。电影散场后,第二天一早我就去捡带过滤嘴的烟头,运气好还能捡到钱。这”生意”可不好做,为这事我还和文哥打过架,最终还是我那个练过武术的哥哥替我出了头。
从露天电影到闭路电视的变迁
后来村里通了闭路电视,第一次放《射雕英雄传》时,整个村子都轰动了。我们被郭靖黄蓉迷得神魂颠倒,狗蛋学”一阳指”捅断了手指,老随练”铁砂掌”把手烫成了大萝卜。再后来有了真正的电影院,《少林寺》让我激动得站起来大喊”师父,来啊,杀啊”,把周围人都吓了一跳。
如今花150块看3D电影,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电脑里下载的大片看一部忘一部,就像喝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也许不是电影变了,而是我们长大了。但那些露天电影带给我们的永远的回忆,却永远鲜活地留在心底,成为最珍贵的童年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