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规范要求?
1、塔吊基础的深度没有规定限制,应以塔吊基础对地基持力层岩土的承载能力特征值要求为准。
2、施工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应对其地基的承载能力及稳定,经核算后确定塔吊基础的埋置深度。
3、一般根据地基承载力和塔吊安装的位置来确定。
独立基础验收规范要求?
)根据勘察、设计文件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
2)根据勘察报告核对基坑底、坑边岩土体和地下水情况;
3)检查空穴、古墓、古井、暗沟、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情况,并应查明其位置、深度和性状;
4)检查基坑底土质的扰动情况以及扰动的范围和程度;
5)检查基坑底土质受到冰冻、干裂、受水冲刷或浸泡等扰动情况,并应查明影响范围和深度。
独立基础垫层规范要求?
混凝土垫层是钢筋混凝土基础与地基土的中间层,影响是使其表面平整便于在上面绑扎钢筋,也起到保护基础的影响,都是素混凝土的,无需加钢筋。如有钢筋则不能称其为垫层,应视为基础底板。
钢筋混凝土基础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当有垫层时为40mm;无垫层时为70mm。
关于垫层的厚度小编认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第8.2节中规定:
扩展基础的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0。
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在无筋扩展基础中不必使用垫层。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塔吊基础积水规范要求?
规范要求塔吊基础边缘需预留积水坑,其表面不得有积水现象发生。
相邻基础高差规范要求?
先确定相邻两基础的高差*2,再确定相邻两基础的净距:边到边的距离。相邻两基础的净距大于两基础的高差的2倍即可。
独立基础用于单柱或高耸构筑物并自成一体的基础,它的型式按材料性能和受力情形选定。当软土地基上的倾斜超过限值时,经常采用桩基础。水平净距就是水平路线的剩余纯距离。基底标高就是建筑物基础底部相对于建筑物±0.000处低于几许米。而高差就是标高的完全值。
特征
大比例尺的地图,缩小的程度小,地貌表示详尽,等高距可以很小;而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地貌表示粗略,等高距必须加大。另一方面,地图的比例尺虽然相同,等高距的大致又可因地图所表示的内容和地形的起伏情况而定不同的标准。
在等高线图上,以内侧等高线高度减去外侧等高线高度,所得数据即为等高距。等高线图上的每一条等高线上的数字,表示以该线为标准,距离海平面的高度。
基础换填碎石规范要求?
生产级配碎石用原材料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1)粒径大于1.7mm颗粒的洛杉矶磨耗率应不大于30%,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应不大于6%;
(2)粒径小于0.5mm的细颗粒的液限应不大于25%,塑性指数应小于6。 施工单位每一料场抽样检验洛杉矶磨耗率、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液限和塑性指数2次。
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下列要求:
(1)级配碎石材料由开山块石、天然卵石或砂砾石经破碎筛选而成。
(2)级配碎石颗粒级配不均匀系数Cu不得小于15,0.02mm下面内容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得大于3%,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应小于30%,不得含有黏土及其它杂质。
施工单位在级配碎石生产期间,每工班抽样检验1次粒径级配、黏土及其他杂质含量、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
3.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下列要求:
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碎石颗粒中针状和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和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
施工单位每工班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针状和片状碎石含量、质软和易破碎的碎石含量。
级配碎石出场前应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
施工单位每5000 m检验1次,当级配碎石材质发生变化或更换石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基础喷浆挂网规范要求?
1、在机械开挖后,要修整坡面平整度。
2、施工插筋时,应尽量垂直于坡面锤击插筋。
3、挂钢丝网时要确保有保护层。
4、施工中若发现地下水溢出,应及时采取堵水口或引流等措施。
5、喷浆砼面层
① 使用泵送喷射混凝土。
② 为防止土体和崩解,土钉施工完毕后必须立即挂网喷砼。
③ 在喷射砼前应作好标志,确保其喷射厚度。
④ 喷射砼最大骨料不大于10 mm。
⑤ 砼喷射机喷射口离坡面60~100cm,应不断 调角度以确保喷射砼面层与土体密实。
⑥ 喷射砼终凝2h 后,应浇水养护
基础钢筋绑扎规范要求?
(1) 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2) 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3)绑扎钢筋。 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 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交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开,以免风片歪斜变形。
(4)大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下应垫在下征钢筋网上.
(5) 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6) 独立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面。
(7)现浇柱与基础连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 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绑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8)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0mm。
(9) 钢筋的连接: 1)钢筋连接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送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LL);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 3)当钢筋的直才能d>16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4)纵向受力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50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②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基础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10)基础钢筋的若干规定: 1)当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 2)当单独基础的边长B≥3000mm(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时,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
(11)基础浇筑完毕后,把基础上预留墙柱插筋扶正理顺,保证插筋位置准确。
基础接地材料要求规范?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2.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3~5 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3.
除环形接地体外,接地体埋设位置应在距建筑物3m 以外。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也应大于3m,如小于3m 时,应采用均压带行为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90mm 厚度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独立基础换填规范要求?
独立基础浇筑混凝土后多长时刻可以进行土方回填:
1、规范没有作具体的规定,一般按常识来定。
2、独立基础浇筑混凝土7天后可以进行土方回填。
3、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回填。
4、要求强度达到100%才可以回填。
5、回填土方不能损坏浇筑的混凝土结构。
6、进行基础工程的验收后再回填是最保守的行为。